池州市分布式光伏电站承重检测鉴定备案部门
一、池州市分布式光伏电站承重检测,光伏电站的建设需要占据较大的土地面积,针对这一特点,需要选择土地辽阔、人口**以及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从我国目前已经开始建设的光伏电站来看,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光伏电站的应用特点如下:
(1)由于西部地区煤矿资源丰富而且城市耗电量相对较低,光伏电站生产的电能无法就近使用,需要通过变电站升压并通过高压电缆进行远距离传输,其中存在较大的运输损耗;
(2)地价、额外的土地建设费用以及电站管理费用成为了光伏电站建设的附加成本,其可以达到光伏电站总建设成本的10%~20%左右;
(3)由于太阳能资源缺乏连续性,光伏电站直接并网之后,不但无法成为大型电网的备用电源,同时其发电的随机性还会加大电网对电力调配的难度。而从我国的情况来 看,在沙漠地区,光伏电站具有较好的应用*,沙漠地区的土地利用家就只较低,而且面积广阔,其太阳能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加上我国沙漠面积较大,未来在沙漠地区建设光伏电站将成为主要的趋势。
二、池州市分布式光伏电站承重检测:
1、调查厂房的使用历史和结构体系,收集相关厂房建筑结构图纸等
2、采用文字、图纸、照片或录像等方法,记录厂房主体结构和承重构件。
3、厂房结构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项目,应根据结构承载力验算的需要确定。
4、根据厂房结构特点,建立验算模型,按厂房结构材料力学性能和使用荷载的实际状况,根据现行规范验算厂房结构的安全储备。
5、根据检测结果、国家规范及使用情况对该建筑进行结构受力分析及承载力验算,综合判断厂房结构现状,确定厂房承重能力和厂房安全程度。
屋面承载力安全检测鉴定
1、调查厂房的建造、使用和修缮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结构体系等资料。
2、建立总平面图、建筑平面、立面、剖面、结构平面、主要构件截面等资料。
3、抽样检测厂房承重结构材料的性能,构件抽样数量和部位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抽样部位应含有代表性的损坏构件。
4、检测厂房的结构、装修和设备等的完损程度、分析完损原因。
5、检测厂房倾斜和不均匀沉降现状。
6、根据实测厂房结构材料力学性能,按现有荷载、使用情况和厂房结构体系,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验算厂房现有承载能力。
7、根据实测厂房结构材料力学性能,按现有使用荷载情况和厂房结构状况,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验算厂房现有抗震能力并复核抗震构造措施。
8、检查厂房设备的运行状况。保护建筑质量综合检测方案和报告必须按规定报市厂房质量检测中心进行技术审查。
三、池州市分布式光伏电站承重检测,当厂房、仓库屋顶光伏组件的容量和厂房内负荷大小合理划分几个区域,然后配备容量适当的逆变器,组成几个独立的发电单元,多点并网:
采用国家统一招标规定的230wp多晶光伏组件,并合理选择设备配置,为下一步在上海乃至全国大面积推广和发展建设做好经验积累。自2012年投产来,光伏电站已成功运营了三年的时间。
1光伏电站运行数据分析
电站自2013年投产运行以来,光能产出数据见表1。
光伏电站装机容量为32mwp,共170台光伏发电机组,至2013年5月全部投产,由于设备维修等其他因素并未实现满负荷发电。根据每月统计的产出数据统计出三年来发电量对比如图2和图3。
2013年因施工原因,投产机组逐渐增多。发电量在6月全部投产后呈指数上升趋势,对比可见每年7-9月是发电量高峰期,而11月至1月则发电量较低。2014年和2015年发电量变化曲线变化基本一致,图线变化与上海市气象局统计的上海市平均光照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因此光伏机组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与太阳辐射变化较为一致。
根据图3中三年平均每台产出数据,可看出其中2013年9月平均产出量*多,每台机组的平均产出变化较大,机组工作状态不稳定。通过对比发现,只有2013年9月的产出比例**出设计值,其他月份均与设计值相差较大。其中年度总发电量,2013年为设计值的46.3%,2014年为63.2%, 2015年为70%。均未达到设计值参考产能的75%及以上。
2未达设计值影响因素
太阳能电站产除了受环境因素影响,还与自身构造、电池板材料有关。下面根据研究,可能会产生主要影响的要素分析如下:
2.1 环境因素对太阳能电池板能效的影响
温度和太阳能辐射照度是影响太阳能设备输出效率的两个主要因素。其他环境因素,如风、雨、云层和太能辐射分布会通过对温度和太阳能辐射度的间接影响从而影响设备效率[3]。
2.1.1 温度
当光伏组件在环境温度为25℃时工作时,其实际操作温度将**环境温度,并导致14%的能源转化损失[4]。一般来说,单晶硅额定电池工作温度(noct)为40℃。noct是指当太阳能组件或电池处于开路状态,并在以下具有代表性情况时所达到的温度[5]。
(1)电池表面光强: 800 w/m2
(2) 环境温度: 20℃
(3)风速:1m/s
(4)电负荷: 无(开路)
(5)倾角:与水平面成45°
(6) 支架结构:后背面打开
通过对光伏组件电能生产监控实验发现[2],高温会导致组件产能下降。高风速会使环境温度下降,从而降低了光伏组件工作温度,提高产能。低温是光伏组件的理想工作环境。当环境温度**25℃时,电能损失为标准测试条件(stc)功率的10%,光谱、组件衰减和其他因素会导致约7.7%的电能损失。